澳洲移民者首次置业的六大雷区,移民生活必知!

澳大利亚房价不断攀升,首次买家如果不做好预算很容易得不偿失。买房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导致首置业者容易受到“伤害”。

Property Mavens创始人桑库勒(Miriam Sandkuhler)先生和GlobalX的首席执行官马洛尼(Peter Maloney)先生表示梳理了首置业者容易犯下的错误,提出了有用的建议。

1、不安排贷款预批

很多首置业者以为自己有资格申请贷款,因此在不知道自身极限的情况下把时间浪费在找房上面。

等他们打算买房却申请不到贷款,就很难过了。

尤其是对悉尼公寓和墨尔本公寓投资的时候,要了解当地的贷款政策,印花税优惠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

在线计算器是有误导性的,没有考虑购房者的一些背景因素。

最好找经纪人谈一谈,可能是专门和首置业者打交道的人。他们会研究不同的贷款机构,给出不同的选择。

另外,很多首置业者在没有预批的情况下签了销售合同,但未能及时申请到贷款,就错过了梦想之家。

在找房前先联系一位抵达贷款经纪人或银行。这样买家就知道他们可以花多少钱了。

2、没有明确的购房策略

首置业者需要有严格的预算上限,知道要在哪个城区买房,可能具体到哪条街道。

他们得清楚想要的房型,以及满足需要的年限,还得找出可以灵活变通的地方。

首置业者还需要五年到十年的计划。进出房市的成本很高昂,因为有印花税。

3、没有对房价进行独立的研究

经纪人代表卖家,他们的工作是把房子卖出最好的价格。压低报价依然很普遍。

所以,首置业者得研究一下具体某条街道的房价,自己做价格对比。但这也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找可以帮助买家的人。

4、没有安排建筑与害虫检查

在了解房子结构完整性上,建筑和害虫检查是必须的。买家需要了解所有问题,比如有白蚁或者墙壁变形。

准备签销售合同前尽快安排建筑与害虫检查。检查员要有信誉,而且合同里给检查留了充足的时间。检查可能需要14到21天。

5、尽职调查没做好

首置业者在买房前经常没有找承办产权转让事务的律师来检查销售合同,也就留下巨大的风险。

很多首置业者没有彻底了解当地状况就买房了。掌握所有信息、做出明智决定很重要。

这包括搜索地方政府的信息,了解用途的规划、知道洪泛平原和防火区的位置等。还要了解购房流程,印花税政策,租房信息等。

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取,所以买家要和法务代表一起做自己的尽职调查。

6、不了解拍卖会竞价和私下协商程序

这可能很复杂,因为在协商和拍卖会上,所有房产经纪人和拍卖商的工作是不一样的。

首置业者通常会多花钱或者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拍卖过程的情绪波动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他们通常还不明白买下房子后要做什么。

花点钱请一个买家顾问去代表自己竞价或协商可能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他们不需要聘请全程奉陪的买家顾问,可以请一个专门去竞价的,费用约为1,000澳元。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不断上涨的悉尼和墨尔本房价是巨大的置业负担,以至于多数想要独立的年轻人不得不面临啃老的局面。

有些无法置业的年轻人还得和父母挤到同一个屋檐下,而有些勉强置业的年轻人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获得首付款,其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在小编看来,只要年轻人善于理财,同时去那些还没有被开发的潜力城区购置房产,他们依旧能够实现自己想要的置业梦。

【返回列表】

上一条:希腊移民后关于车的问题

下一条:加拿大曼省移民有年龄限制吗?多大可以申请移民